聞風喪膽!明朝的「錦衣衛」到底有多可怕?連皇親國戚都不敢惹 大明亡國前卻離奇消失

大明朝的錦衣衛因為獨特的管理和權力在歷史上頗有名聲,他們監視大臣官員的一言一行,哪怕是今天官員吃了什麼菜,也會被記錄,他們的勢力遍布京城,可就是如此厲害的錦衣衛,為什麼在大明「亡朝」覆滅前後,都不見了?很少聽見他們的事迹。其實大家對錦衣衛的了解,只是略知一二而已。

眾所周知,明朝從建國初期就設立了一個奇特的組織——錦衣衛,在史書上記載,錦衣衛的起源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所設立的「拱衛司」,後改稱為「親軍都尉府」,統轄儀鸞司,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,到了洪武十五年,朱元璋才大筆一揮裁撤了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,改置錦衣衛。

錦衣衛作為皇帝直屬的軍事間諜機構,主要負責的事情有暗中保護皇帝的安全,負責偵查、逮捕、審問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等活動,也有參與收集軍情和策反敵將的工作(比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),這錦衣衛究竟有多厲害呢?打個比方,皇帝想了解某一個官員某天的所作所為,他吃的什麼飯菜,跟誰吃的,期間說了什麼話,這都被錦衣衛的犬牙所記錄,可以說縱觀明朝兩百多年,錦衣衛這個軍事機構一直存在。

錦衣衛等級森嚴,主要分為三個階級,分別是將軍、校尉和力士,將軍最初叫做「天武」永樂時改稱「大漢將軍」,選取體貌雄偉、有勇力者充任,作為殿廷衛士。校尉、力士揀選民間身體健康、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,校尉掌管鹵簿、傘蓋,力士舉持金鼓、旗幟。平日裡沒有朝會活動時,各衛親軍分別值守皇城四門,唯獨錦衣衛將軍在午門外晝夜守衛,總共100人,午門是宮城的正門,可見錦衣衛地位之高。

錦衣衛最初而言還算正常,但隨著「為了保護皇帝的安全和皇權的穩固」,錦衣衛們必須隨時緊繃神經,刺探任何可能威脅皇權、威脅朝廷的行為和言論,必要的時候會去捉捕和審訊任何有嫌疑的人,他們這項任務被皇帝特許,後逐漸演變成了軍事特務的職能。由於錦衣衛的權力沒有限制,他們為了邀功開始不擇手段的製造冤假錯案。另外,錦衣衛擁有特權,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、貪贓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「屏障」保護,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不堪。所以說,明之亡於廠衛,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。

在明朝大廈將傾的時候,錦衣衛扮演的什麼角色呢?這些問題其實在史料上都有記載,崇禎年間,明朝已經腐朽不堪,當時擔任錦衣衛最高長官的人叫做駱養性,在皇城被李自成軍隊攻陷後,他不曾報效國家為國盡忠,而是搖身一變立刻投降於李自成,沒多久,滿清軍隊又入住京城,他又投靠了滿清,在聽說明朝在南方建立了個南明後,他又暗中和南明聯絡,駱養性最終的下場是因為叛國被滿清所殺。

清朝站穩跟腳後,仿效明朝制度,仍然設立了錦衣衛,但一年後錦衣衛被改為鑾儀衛,只是負責儀仗,展現國家威儀,總部也只是在紫禁城東南角樓處,所以以後的史料上才沒有了錦衣衛這三個字的記載。後來因為避諱皇帝溥儀的名字,又被改為了「鑾輿衛」,如此說來,除了第一代人是原先的錦衣衛成員,之後的儀仗隊便與錦衣衛沒有了關係。

Click to show more